副校长梅桂萍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作经验分享报告

来源: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

时间: 2024-04-21 08:48

4月20日,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交流会在重庆隆重举行,学校副校长梅桂萍应邀在大会上作经验分享报告,重点围绕高起点建设教育基地、高水平打造师资团队、高标准培育急救人才、高质量开展社会服务四个方面汇报了学校急救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梅桂萍指出,作为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董事会及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急救教育,专门成立广州华夏急救教育中心,将急救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校园急救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根据院前及院内急救场景,设置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实训室、综合创伤实训室、ICU综合实训室等,引进监护模拟人等多套急救教育设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变换模拟人数据,将枯燥的数据变成病患真实状况,教师可根据模拟场景,开展各种情景下的教学活动。

梅桂萍分享了学校在急救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介绍指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模拟演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2023年组织全校近17000名师生开展179场心肺复苏、防踩踏事故、火灾疏散等,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线上、线下培训;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发线上急救科普系列课程24个,制作科普视频8个,编写了急救知识与技能公共课教材,采用“专业+技能”模式,开设急救技能公共基础课;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救护培训行动,“开学第一课”、“毕业加一课”、“急救技能必修课”等活动,不断完善学校急救教育体系,营造学校急救教育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了师生的急救意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水平。  

2023年8月急救教育中心获得广东省教育发展专项资金800万元人民币,学校配资600万元人民币,共计1400万元人民币,用于“广州华夏急救教育基地”建设。2024年1月,该急救教育中心被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该中心已具有颁发广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和AHA BLS Provider /Heartsaver证的资质;学校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承接属地从化区继续教育及社会急救考证培训项目;针对广东省中小学生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研学活动及科普教育;对口帮扶梅州市丰顺县基础教育,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学校还依托该校卫生健康学院自身特色及优势,与合作医院、医疗单位等积极开展急救相关培训。今年4月已完成了广州某三甲医院58名护理骨干的AHA项目培训。

梅桂萍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强急救教育工作,积极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两个基地”,即建设一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急救教育实践中心,搭建一个急救教育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一个示范性虚拟仿真急救教育实训基地,及一个国家级急救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学校急救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